此時,漫遊福爾摩莎,正是時候
群丘環繞的苗栗,自成一格的沉靜,似乎,這裡的日昇月落,都比世界緩那麼一點點
一抹逆光的影,將午前的蘆竹湳,裁砌得更沉更靜。
工業區旁的古老社區,在後現代文明傲慢的睥睨下,仍安適地活出,屬於自我的風采。
是溼濘,是沼澤,是深不可測的沙淖,也是不宜人居的爛泥窟,老一輩的大人們用『牽龜落湳』,來講述某種愈陷愈深的生命困境,蘆竹湳的「湳」字,為我們點出此地先人們蓽路藍縷的困難艱辛。
這座擁有三百年歷史的老社區,聽說,是由一段浪漫愛情開啟。人們在這裡相會,許下對未來生活的期許,然後用刻苦辛勤,一磚一瓦地將社區發展起來。
我的苗栗之旅,首先拜訪頭份的蘆竹湳社區。這裡没有肩摩踵接的觀光人潮,這裡没有無關緊要的紀念小物,將時間走慢的生活感,是巷頭弄尾最吸引人的氛圍。返鄉多年的陳木村老師,以自己的方式,將這座在逐漸老去的社區,帶來活潑繽紛的生命力。
阿嬤的嘮叨、叮嚀與祝福,是木村老師唯一的主題。台語童謠、客家俗諺、老廣告直白的標語,新世代俏皮的雙關,每個轉角,總有些驚喜,或驚奇的發現。
向來,我偏好有「生活感」的體驗式旅行,像是一種善意窺探,走入我們不曾經歷的人生。藏身於山林的「大象自然生活農家」,從都會退隱鄉間的大象夫婦,在此地招呼想暫時脫離社會制約的人們。我拜訪的季節,正是乍暖還寒的初春節分,遍野漫山的枯枝落葉下,是等待下一季絢爛的新綠嫩芽。大象先生所提供的手工麵包,是哲青這幾年所吃過,最溫暖的接待。大象太太告訴哲青,從蔬果植物的採集、拓印、料理到享用,旅人們在這裡找回和土地最深情的聯結,也療癒調整了自我失重的日常。靜坐,看窗外的枝椏在風中微微顫動,四溢的咖啡香,彷彿焙入了一抹春光。原來淵明所追求「衣沾不足惜」超然灑脫,應是如此光景。
當然,來到苗栗,就不能忘記三義雙湖村的「茅鄉炭坊」,這幾年在精品市場詢問度極高的森林香氛,到此地才明白,原來產自於這座古道旁的小小社區。百年前,人們從此地終年烈火不斷的工坊出發,挑著精油、樟腦翻山越嶺。從原木的徵集、分類、煉製,不加水,没有多餘的工法程序,一瓶瓶具有濃郁香氛的純露,就在我們眼前誕生。無論是具有時間感的紅檜,守護美好的香茅,或是隱約透露出悠遠神秘的肖楠精油,無論旅人決定帶走哪一款珍藏,都會是這趟旅程最芬芳的回憶。
對我來說,這趟苗栗之行最重要是,走入匠人們的生活,了解千年一瞬的日常,從而去發掘,原來,我們是如此渴望平靜,渴望自然,渴望久別重逢,那個童心未泯的自己。
匠生活 大象自然生活農家 三義茅鄉炭坊
#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#揪四人就出發
#療癒的苗栗 #幸福的麵包